2024年,廣州市南沙區有效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為1310家,再創歷史新高;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國家新區營商環境評估中排名前三。當前,南沙區正在打造“熱帶雨林”式創新創業生態,積極構建適合高企生長的環境,推動高企數量質量“雙提升”、區企“雙強”共發展。
近期,廣州市南沙區科技企業好消息頻傳:
廣州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宇航”)“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研制取得重要進展,將于今年9月首飛,后續將成為我國大規模星座組網和空間站低成本貨運的主力火箭;
深海智人(廣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海智人”)歷時6個月研發的國產首個可搭載于機器人的海底管纜跟蹤系統完成首次實戰,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奕行智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成立僅3年時間已完成2款車規級芯片流片,正主攻國際先進水平大算力芯片研發。
這些敢打敢拼的企業有一個共同身份高新技術企業(以下簡稱“高企”)。
今年4月17日,南沙科學城舉辦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大會以“燃科創之火 促新星璀璨”為主題,通過“高企頒牌”“政策解讀”“企業新品發布”等多個環節,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會上透露,2024年南沙區有效高企總數為1310家,再創歷史新高,增速居廣州市第二。
“我們將始終與高企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推動高企數量質量‘雙提升’、區企‘雙強’共發展!”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謝偉表示,過去的一年,南沙區聚焦“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全鏈條,制定實施“優企服務16條”,讓廣大高企進一步感受到南沙區行動的速度、服務的溫度、政策的力度,南沙營商環境在國家新區營商環境評估中排名前三。
培養創新生力軍
縱觀南沙區超1300家高企組成的“天團”,可以發現其創新成色十足——
廣東阿達半導體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面向高性能芯片的高密度互連封裝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廣東健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齒生物”)等12家單位獲廣東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等獎項11項。
此外,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廣東芯粵能半導體有限公司等27家科技企業入選廣州市獨角獸系列榜單,廣州奧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翼電子”)等17家高企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廣州市南沙區科技局局長楊勇表示,今年南沙區將健全由區科技局牽頭、相關部門和各鎮街協作、“一區一機構”單位支撐的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產業園區和各鎮街商會等社會力量,加強科技企業服務工作。近期南沙將對有效期內高企進行全面摸查走訪,為區內高企提供“一站式”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各類訴求。同時,南沙區將通過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引聘“科技副總”、支持重點企業牽頭與高校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等措施,不斷提升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能力。
大會現場還設置多項環節,給予高企足夠的重視,讓企業和企業家站上“C”位。
現場還為2024年認定的10家代表高企、2個2024年南沙區科技企業優秀服務工作站頒發牌匾。
此外,廣東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廣東省支持外國專家和國際青年人才來華開展科技智力活動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區還專門為3家高企提供舞臺,發布其最新產品,進一步凸顯對高企的關愛和科學城的創新底色。
其中,廣州司南技術有限公司帶來了“米粒天線”、廣東捷盟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新一代全自動高精度隔膜涂布機、廣東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國內制熱量最高的空氣能熱水器。
找準產業互促“雙強”著力點
將科研人員送至2000米的深海生態樣地進行實時觀測,把海底實驗搬到陸地開展重復實驗研究,探索極端生態系統發育過程并解決可燃冰開采過程中的保護難題……
上述難題是正在南沙區建設的冷泉大科學裝置力圖解決的科學難題。今年2月28日,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項目建設在南沙區啟動,成為首個海陸結合的大科學裝置,為人類認識深海、利用深海提供科學支撐。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南沙區是大灣區科學創新的重要“極點”,特別是在海洋科創領域,目前已搭建起以廣州海洋實驗室為龍頭,冷泉生態系統大科學裝置和大洋鉆探船為核心,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大院大所為支撐的“1+2+N”海洋科創平臺體系。
深海智人是一家在南沙區土生土長、致力于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的初創企業。
看中了南沙海洋科創優勢,深海智人選擇扎根南沙。“南海是未來深海產業發展的主戰場,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南沙區正成為面向南海的橋頭堡?!鄙詈V侨硕麻L馬亦鳴表示,此前深海智人已與南沙各大海洋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隨著合作深入,未來有望將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帶到南沙。
當前,南沙區正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賦能產業創新發展。
布局技術攻關新賽道新方向,去年,南沙區聚焦現代高端裝備、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材料與新能源、海洋工程裝備等產業領域立項36項,在第三代半導體、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等領域突破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以0.35億元財政經費帶動1.2億元研發投入、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約6.9億元。
在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方面,去年南沙區還組織區內80多家企業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現代產業技術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對接合作。
去年7月,南沙科學城管委會掛牌成立。去年9月,環港科大(廣州)創新區掛牌運營。今年,南沙區將高標準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支持更多成果落地轉化。
打造“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
當前,南沙區正在打造“熱帶雨林”式創新創業生態,積極構建適合高企生長的環境。
瞄準創新資源的孵化培育,截至去年年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已入駐16個項目。此外,南沙區推動設立10億元環港科大(廣州)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吸引優質創新資源與香港科大開展產學研合作。
今年年初,南沙區發布《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政策意見》(以下簡稱“創新驅動27條”)。其中明確,南沙區將按企業年度研發投入的5%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資金獎勵,每年安排最高1億元。
聚焦青年人才引育,近日南沙區推出“青出于南”英才匯聚行動計劃,不僅對青年人才提供各方面支持,還將向有一定基礎的創業團隊提供最高200萬元的經費支持。
用好耐心資本,目前南沙區已設立廣州南沙新區科技創新母基金和南沙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組成的“一金一池”以及各種專項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南沙區高企健齒生物正是南沙科創母基金的受益企業之一。
健齒生物在南沙區與中國科學院的扶持下孵化成立,并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和投資機構3000萬元投資。此后,南沙科創母基金及南沙區國企共對健齒生物投資超1億元,撬動了社會資本超5億元,累計近10億元投資健齒生物。目前,健齒生物已成為中國首家同時擁有牙種植體和個性化基臺三類注冊證的企業。
今年,廣州市南沙區高新技術企業協會還將聯合萬聯證券共建“南沙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搭建科創企業“初創—高企—獨角獸—上市”全周期培育體系,賦能科技產業鏈升級。
謝偉表示,南沙區將當好高企的同路人,努力為廣大高企開辟更廣闊的發展新藍海;當好高企的貼心人,落實“創新驅動27條”和培育科技企業、支持技術創新等5個實施辦法,推動形成“產業研究+成果轉化+基金投資”一體化模式;當好企業的貼心人,落實“產業版”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健全科技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和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支持體系,讓企業專注創業創新、專心生產經營,努力為廣大高企和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在南沙發展提供新機遇。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